2021年3月13日

从智慧博物馆到 AI 博物馆的发展趋势

作者 讲解员

近年来,在众多博物馆大量应用信息技术的前提下,数字博物馆处在逐步向智慧博物馆转型的时期, 智慧博物
馆已成为现如今博物馆发展的主旋律,并逐渐成熟起来。在 AI 时代来临之际,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将从初级智慧化走
向更高级的智慧化——AI 化。博物馆工作人员一直在不断尝试和探索。博物馆对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越来越重视,投入越来越大。

2019 年 5 月 18 日国际博物馆日,中国的主场活动由国家文物局和湖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在湘博举行,主题
为“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2019 年的博物馆主题在 2018 年“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
主题上发展,以“AI 博物馆规划”为基础,利用 AI 技术对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具有的巨大帮助,推动博物馆走向未
来。“AI 博物馆规划”启动之初,国内外很多博物馆就已探索与 AI 技术的结合,努力使博物馆也能走在科技发展的
前沿,同时丰富观众在博物馆的体验,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价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携手百度启动“百度 AI 秦始皇兵马俑复原工程”,游客通过手机百度 AR 功能扫描相关触发物就可以“唤醒”秦始皇帝陵下沉睡的秦兵马俑军团;2018
年,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用户可以利用 AI 技术,瞄准文物拍照,使兵马俑自己“开口说话”;2019 年 4 月 23 日,
一种博物馆引导机器人的发明专利公布,旨在减少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其能够在不同的展览点进行讲解,同时还可以通过监控终端发出控制信号,对博物馆引导机器人进行实时调配,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冯乃恩说道:现有的 VR 体验产品,不光要实现观看 VR 时用手持设备跟屏幕互动的个人行为,更需要满足人类固有的社交属性,做成观众的手持设备之间可以互动,能够把 VR 体验实时共享,以此实现更好的体验感。

博物馆老式电子讲解器存在不灵活和无互动性的特点,扫描二维码识别电子讲解虽然存在灵活便捷的特点,但对于大多数博物馆来说,在讲解的同时也难以丰富与观众的互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智能机器人的出现将会弥补这一缺点。在讲解途中,智能机器人可以依据观众反应来调整讲解内容,在观众无聊且不感兴趣时,可以自动播放展项语音讲解来缓解疲劳;如果观众在聆听讲解途中离开了智能机器人的视野,机器人则会根据定位系统找到走失游客,继续讲解。具有思考要素的机器人如同拥有人脑的大脑中枢。在接受信息的同时,智能机器人会根据感觉要素,采取要做出的行动,并思考要做出什么具体且符合要求的动作。如在讲解马王堆汉墓的过程中,观众对讲解内容提出质疑,
智能机器人会根据自己所接收到的信息,在自己的知识信息库中寻找答案,为游客解决疑难问题。同时机器人还会为游客拓展知识,如在马王堆汉墓帛书的展示中,智能机器人可以让帛书“动起来”,并为观众讲解帛书的形成以及让观众临摹帛书,切身感受古代文化的瑰丽。技术,通过识别技术,游客能观看到各类文物的修复过程,通过文物修复的手段、途径以及整体过程,使观众能更加清晰地了解各类文物。

21 世纪以来,我国博物馆进入智慧博物馆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在 AI 时代到来之后,我们同样应该把握机遇,迎头赶上,对博物馆进行智能化管理的同时为大众提供智能化服务,开展智能化布展展示、展品研究、文化传播等工作。在未来,博物馆将不只是传统的历史文物展示场所,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物呈现将更为灵活、生动、多样化,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驻足。


 

智慧展馆里智慧讲解的标配:导览系统  自动讲解器  分区讲解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