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5日

浅议微信导览的应用及利弊

作者 讲解员

微信作为一种新型媒体传播方式,以其方便、经济的优势迅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通讯方式。 加上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微信也迅速运用到企业营销、广告推广等各个领域。 微信在博物馆日常工作中作为一种导览方式应用于公共服务。 自 2012 年年底国家博物馆开通微信公众平台以来,广东省博物馆、天津博物馆等各地市博物馆纷纷采取了这种新的导览形式。 较之以往的人工导览、电子导览,微信导览充分显示了其便捷性、互动性与经济性。

一、微信导览的应用过程及优势

1.1 应用过程

微信导览的应用过程相对简单,这得益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便捷性。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注册订阅号或服务号,通过一定信息的认证之后,就能获得一个公众平台官方号码,同时获得一个二维码。 然后通过向观众公布二维码,吸引观众扫描并加为好友, 就基本上实现了平台的搭建。 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实现以下几个功能,一 是 群发推送,即公号主动向用户推送重要通知或趣味内容,这就实现了图片、语音、文字信息的宣传和推送。 二是自动回复,即用户根据指定关键字,主动向公号提取常规消息,博物馆可以设置好一些问题的自动回复内容,观众通过关键字索取一定的信息。三是实现一对一交流,即公号针对用户的特殊疑问,为用户提供解答服务,观众可以向博物馆公号提出疑问,达到一对一的交流效果。 博物馆作为官方平台公号,为实现微信导览的良好效果,必须提前准备好优质的文博知识信息、图片信息以及语音解读,上传至公众账号,然后分享给朋友圈,那么观众自然可以获得导览 服务。

1.2 与传统的人工导览与电子导览相比,微信导览具有的优势

人工导览可以说是博物馆导览中最为传统的, 需要建设专门的讲解员队伍,由讲解员带领观众走进文物,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来达到教育宣传的目的, 因此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 近年来,关于人工导览的利弊讨论也屡屡被人们关注。 在讲解过程中,讲解员的讲解会不会影响观众主体的欣赏思维,或者说使观众的主动参观变成了一种被动欣赏,存在一定局限性。 同时,不 同的讲解员主观性也是比较强的, 面对观众提问时候的临场应变、讲解的熟练程度以及工作状态,都会直接影响到最终效果。但人工导览的好处之一就是观众与讲解员的互动咨询比较及时,观众可以随时地面对面咨询问题。电子导览已在国内的大中型景区普遍应用,如故宫博物院, 就向观众出租电子导览器,有各种语言、各种版本的电子讲解内 容。观众只需要佩戴上电子导览器的耳机,即能获得自助式的语音及视频多媒体服务。 这种电子导览系统以采用RFID无线识别技术的电子导览系统为主。它的操作原理即是在景区或者博物馆各展柜安装简易智能标识,然后通过计算机后台操作,通过射频信号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数据,观众可以通过智能导览器定点听到相关的文物知识介绍。这种技术比较先进和实用,但是仍是需要投入不小的财力物力, 直接涉及到的有智能系统的建立、设备的配备,如解锁器、智能标识、耳机、充电柜、智能导览器,同时需要设置专门的人员进行租赁点的管理与运行。 因此,微信导览相比上两种导览方式而言,在方便性与经济性上而言,无疑具有绝对的优势。 首先是更为方便快捷,微信公众平台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只需要申请公众号并进行简单的信 息推送操作即可完成资源的共享。 其次是经济实用,不同于人工导览的大量人力投入,也不同于电子导览系统的财力投入,微信公众平台目前仍旧是免费的,甚至连建立 APP(手机应用程序)客 户端都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还需考虑针对不同操作系统及不同终端设备开发多个版本的应用,但微信导览实现了最为经济的导览投入模式。

1.3 与传统的建立网站、开通微博相较,微信导览所具有的优点

以往我们建立专门的博物馆官方网站、 推广博物馆微博公众账号,都是应用新媒体技术来推广博物馆宣传的有效措施。但是,网站建设到目前为止并不是太理想,资金投入与技术投入较 大,更新缓慢、建设滞后,并未起到强有力的宣传效果。 微博的运用也存在着内容单一、观众知悉度低等问题。 而微信导览实现了及时的观众互动, 观众可以通过一对一 交流向公众号发出问题,并得到解答。同时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得 信息服务, 并不局限于在博物馆内或者其他地域, 只要输入编号,即可得到对应藏品的讲解信息。

二、微信导览存在的局限性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微信导览在具备科技与经济优势的同时,也有其本身的弊端。其一是隐含着较为局限的人群针对性。使用微信的大多是中青年观众,对于老年观众和青少年, 并不具备方便使用微信的条件。 而博物馆因其特殊的教育功能,青少年观众占着不可比拟的比重,博物馆也是实现“第二课堂”的有效场所。 因此,即使采取微信导览,也并不代表着可以完全地撤销人工导览和电子导览。其二是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是受网络条件限制的。毕竟图片、语音、视频等信息的分享是要依靠网络流量的,这势必会造 成一些观众在网络使用上的一些顾虑。 一些地方博物馆为了方便观众使用微信,提供了WIFI 连接。 这是需要向网络运营商付 费,并不是所有中小型博物馆可以达到开办条件的。 同时,网络信号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观众能否顺畅听到讲解内容。 其三,微信公众平台的操作过程也是具有一些局限性的。 其一是公众账号无法主动去添加好友, 博物馆只能向观众提供公众账号,被观众添加好友,这就需要观众对这种导览方式的充分认可与主动参与。其二是消息推送方面,在数据推送的数量与质量方面会受到微信官方软件的条件限制。 其三是一对一对话方面,博物馆也是需要培养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回复的,这就受到了网络及对话量的限制。如果提问的观众太多,势必会造成对话的滞后,观众的疑问就无法得到及时的回复。 其四是微信导览的操作还较为单一, 只能依靠观众输入相应的编号来达到信息的分享。 总之,因为网络的经济性,确实使得微信导览成为一种简单 易行的方式,但另一方面,因为依靠网络,也不得不受到网络本身缺陷带来的一些限制。 但总体而言,权衡利弊,微信导览仍旧是现今科技发展条件下一种比较实用的导览方式, 有其大力推广的价值。

三、微信在博物馆公共服务中应用的未来发展展望

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成为博物馆一种重要的导览方式, 但科技的应用不会止步于此,科技带动更多的思路,也为提升公共服 务质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那么,在未来的发展中,微信在博 物馆公共服务应用方面会具有哪些多元化的导向呢?其一,应用范围会进一步拓宽。在微信导览普遍使用的基础上,一是可以增加信息咨询功能,如通过微信查询开放时间、门票、交通、电话、展览、讲座等一系列便民资讯;二是可以建立公众反馈机制,替代留言板、问卷调查等传统的沟通方式。 其二,与其他科技方式相配合,进一步体现博物馆公共服务的综合性、高效性。 微信导览、人工导览、电子导览相互之间存在共性与区别,作为一个充分考虑到观众需求的现代化博物馆,不 应该把它们割裂开来,而是应该发挥各自的优越性,逐步建立起 一个全面有效的公共服务系统。 其三,正如苏东海先生所言“在陈列展览中,技 术 是 手段 而不是目的。 陈列展览运用现代技术产生奇妙效果的目的在于发扬遗产的内涵,而不是显示技术自己。一些博物馆专家已经呼吁 在陈列展览中不要滥用新技术手段,不要喧宾夺主。博物馆的现代化最根本的是它的观念的现代化和思想上的现代化。 ”①技术 改革的同时,必须站在以人为本的基本立场上,因此微信导览作 为一种技术,其发展的根本仍是回到“人”这个主体上来。微信导 览只有在信息量充足丰富、人工回复及时正确的条件下,才能达 到预想的服务效果。 而这就需要博物馆专业人士对推送信息的倾力打造、对咨询问题的认真回复,追根到底,仍旧是要 求 博 物 馆工作人员本身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 因此,技术是凭借,人才才是根本。 总之,微信导览势必会得到比较大范围的推广,它实现了社会科技平台和博物馆教育功能的较好结合, 同时也为以后的公 共服务提供了很好的应用个例。借助这些现代科技的前提是继续不断地提高博物馆专业人才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 内外结合,才能达到保障群众文化公共文化权益的最终目的。

 

智慧展馆里智慧讲解的标配:导览系统  自动讲解器  分区讲解系统